鲛妖[重生](34)
大婚当日一早,皇宫车撵仪仗从长庆门出发,万人空巷,京城华彩昭彰。
柔章帝姬早至孙府,一路被请进到孙梦汀闺房里,丫鬟们纷纷行礼。
孙梦汀母亲已不在,父亲未续弦,家中无长姐姑母,柔章便代行姊妹之责,立于镜前新娘的背后,为她亲手簪上九凤钗鬟的第一钗,而后退到一旁,让宫人继续为她梳妆。
孙梦汀接过宫中姑姑递来的胭脂,指尖蘸了些许,为自己涂在唇上,雪肤玉貌,艳冠京华,凤冠霞帔一件件、一层层,她端坐着,已然是一国皇后的尊雅。
孙梦汀唇角笑容淡淡的,敛着少女的稚嫩:“姐姐,今后出宫也难了,不能同你一道在江陵游荡着玩儿了。”
柔章无奈一笑:“还是小丫头脾性,陛下宽厚,若待得闷了,我可以带你出来。”
孙梦汀垂眸笑笑,刺绣华美的盖头遮下来,两人下次看着彼此的脸,就是帝姬与皇后之礼了。
看不到头的仪仗一直从孙府逶迤回到皇宫,帝后奉宗祭祖叩拜天地,五岳为证,山海同庆,一双少年人,便要合力扛起家国。
明德殿百丈丹墀前,册封典仪并皇室大婚环节繁琐,帝后携手并肩而立,朝臣皇戚,宫人禁卫觐见行礼。
高处,裴洹牵着孙梦汀的手,俯瞰芸芸众生之拜,裴珩和淮原王裴秀立于前方,其后是孙氏一门的安国公、孙诸仪和皇丈孙雍商。
大典既成,宴一派欢欣喜气,人人口中都是吉利话,安国公喝多几杯,更是得意,孙家从此在大燕站得更高更稳,他端杯不掩喜色,走到裴珩跟前,看了看胥锦,又看看裴珩,脸上笑出来的褶子难得真心实意。
周围众臣不动声色,依旧谈笑,但注意力都已放在这厢,安国公曾经是泉平港海战一事的诱因,自那后,虽说裴珩两手空空回京,两年之内从无东山再起之势,可或许是对失势的王爷心有余悸,记着裴珩从前的威势,安国公很识相地从不招惹裴珩。
今日是得意过头了么?
安国公递杯去敬裴珩,正与裴珩说话吕厄萨和户部尚书都转过头来。
户部尚书见裴珩依旧端立,玉树临风地岿然不动,嘴角若有似无的笑意,心有预感,裴珩不会理他。
裴珩一身亲王礼服,衬得威仪隐隐,没有丝毫要去端酒杯的意思,目光如飘忽又如沉定,钉在安国公脸上,看得他心里发毛,被那目光逼得几乎膝盖要弯下去。
安国公讨了个没面子,脸色的喜庆灰败了一半,幸而孙家兄弟远远看见,走了过来,孙雍商拉开安国公,孙诸仪跟裴珩几人聊几句,化解开尴尬。
孙诸仪再见胥锦,胥锦在青玉殿已有一席之地,皇帝跟前瑞王跟前都是不容进犯的身份,孙诸仪在裴珩面前虽说一向以长辈自居,但多少因着安国公做的事心怀愧疚,便对裴珩道:“他年纪大,糊涂了,瑞王见谅。”
话一出口,孙诸仪自己也后悔了。
裴珩淡淡一笑,举杯在孙诸仪杯上碰了一下,自顾自饮尽:“本王一贯不迁怒。孙大人从前与我父王于战场同进退,这情分我不能忘。但大人万不该为国公讨甚么谅解,今日就算了,陛下大婚,是喜。”
孙诸仪心里微寒,此时再无私下长辈晚辈,提及泉平港两万死伤,孙家无论如何理亏,他心里既明白,又隐隐生出一些戾气——若这帐他孙家不认又如何,一将功成万骨枯,建功立业,千秋百代,哪有不死人的,那两万人也不过是蝼蚁罢了。
裴珩微挑的凤眸似乎一直看透到人心底去,低声凑近了道:“国公世子当年与那两万儿郎死在一处,东海九泉之下,世子魂魄说不定糟了那两万魂灵怎样的诛伐。因果福报,天地不看,鬼神却有眼,孙大人,万不可生心魔呐。”
孙诸仪骇得一退,彻骨的寒意森然升起,掐断了方才的念头。
两人顷刻已恢复了平日恭谦礼让的姿态,仿佛揭过这一场尴尬。
孙诸仪临走前,看了一眼胥锦,胥锦那双沉彻乌浓的眸子,竟更是蓄着魂魄一般,仿佛依然窥见他心里更深的秘密,令他陡然一悸。
第45章 扶桑
安国公心中郁闷与愤恨交织而升, 侄女当皇后的得意也被冲淡开。
他从来就忌惮裴珩,这种畏惧甚至是从老王爷身上延续而来。
当年老王爷在时, 太后还没嫁给先帝,孙家只是寻常世家,老王爷那双眼如伏龙一般, 也是钉进人心里去, 偶尔几次与安国公对上, 轻飘飘一瞥,似乎就看透他草包浮躁,不咸不淡。
裴珩跟他爹的眼睛一模一样, 当年不过是随先帝征战而归的毛头小子, 归来就对刚当上国丈的安国公不甚客气, 无非是因为安国公世子在街头打死几个无名百姓。
裴珩的脾性也随老王爷, 哪怕是对待同一家人,他也能态度区分得鲜明, 爱与恨, 瞧得上瞧不上,惯是不加遮掩。
他待先帝和皇后一般敬重,待安国公这个国丈大人就极勉强, 却又对孙诸仪、孙雍商留有礼节。好像透过他的眼, 就能清楚照见自己的不堪。裴珩和老王爷执掌昭武的万钧气势一脉承袭,至今烙在安国公眼底, 哪怕他权势滔天, 也未能跨过这一道敬畏。
越怕, 越恨。
一缕微不可查的黑气贴地在皇宫大殿内游走,仿佛在找寻猎物,它飘渺着漫无目的,而后被安国公的戾气吸引,游鱼一般从他脚下钻进去,便不见了。
太后召裴珩上前去,她是孙梦汀姑母。先帝去后,裴珩以礼奉皇嫂,很维护太后母子,又分寸得当,帮着小皇帝站稳脚跟,挡了许多明枪暗箭。
“阿洹大婚,哀家恍惚就觉得隔世,若烜毓还在,你们兄弟朋友几个,今日必得喝得大醉,连儿子婚典也抛到一边去。”太后笑道。
裴珩和旁边的燕云侯闻言,心里都触动:“阿洹长大了,青出于蓝,皇兄在天上也看着呢。”
帝后接受过众人朝拜,照大燕礼仪,走下御阶向长辈敬酒。皇上一身玄底红纹王服喜袍,衬得白皙面貌更清俊,孙梦汀一行一止皆是最标准的规范,秀雅端庄,一双新人珠联璧合。
大燕以武立国,凡事不至于太过繁琐,大典过后就没那么多规矩了。
裴珩接了帝后的酒,笑着道:“我就再摆一回叔叔的架子,骊青,今后与皇后濡沫相伴,是深厚的缘分,照顾好彼此,也照顾好家国。”
陆眷卿身为镇国大将军,并担相国之位,亦十分被皇上倚重,寄语道:“相敬慕扶持,就是帝国之福。”
孙梦汀一颦一笑端庄柔妩,与裴洹谢过长辈寄言。裴洹眼中笑意清浅,心中却有些许怅惘,自小被父皇留给他的可靠人臣辅佐,一路有惊无险至今,他对九皇叔和陆眷卿最倚赖。
今日仿佛是一道分割线,越过去,许多事就变了。
柔章帝姬在太后身边,吕厄萨的目光时而穿过憧憧人影看向她,孙梦汀依旧带着点艳羡的心情,但不好再开口玩笑,却好奇太后看在眼里,为何没有替柔章帝姬指婚的意思。
帝姬暂失陪,孙梦汀悄声问姑母,太后笑了笑,道:“你今日已做得很好,但从前的姐妹情也好,别的什么也好,都要换个法子思索了。”
孙梦汀只好接受这个似是而非的说法。
太后又道:“吕厄萨是部族王族。”
孙梦汀一怔,但还是不解其中深意。吕厄萨不是大燕人,而是正正经经的北疆部族——安克图部的王族世子,他的相貌深邃英俊,武功高强,是典型的外域血统。
元绪帝在位时,他被送到大燕京城。元绪先帝从前是很有魄力的,既两邦交信,便干脆任用吕厄萨,命他作三殿司之一的提督统领,掌管奉铉司。
安克图部归顺大燕,吕厄萨留在朝中做得很好,若柔章帝姬嫁与他,两人继续留在江陵,或回到安克图部,都是很顺其自然的,没有任何不妥。
孙梦汀一直有些敬畏这位姑母,便安安静静没有多问。
裴洹最后还是有些喝多了,站在殿外廊下与陆眷卿说着什么,微微有些不稳,陆眷卿扶住了他。裴洹被宫人送回去,手里攥着无意从陆眷卿身上拽下的一穗玉璋。
清朗月下,宫殿廊间,裴洹缓缓地走着,他远望无尽的皇城琉璃檐顶,低头看看手心的羊脂玉。
他走进了夜风中。
孙梦汀在宫人侍奉下回殿侯礼,走到一半,她让人停了凤辇。
锦缎绣鞋踏在沁凉青砖上,特意绕了道,从开阔的后殿大广场上穿过。
清辉遍洒,她犹疑一瞬,踏上石阶,往九霄台上走去。
宫人不敢阻拦,她柔美的面庞微微扬起,一路攀上高台,她步子越来越轻快,仿佛带着少女时光最后的无忧无虑,提着裙摆一路登高,要看一眼最开阔的景致。
终于登顶,疏朗天地间仿佛唯她一人。
皇宫皇城在月光下绵延,一阵宽风悠然啸过,她裙裾飞扬,九凤钗鬟微摇,深深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气,又有些高处不胜寒。
她认真地,仔仔细细地,同自己的过去告别,胜火榴花,银鞍白马,就都全过去吧。她是皇后了,就好好地走这段未知的路。
一件重锦龙纹披风轻轻披在她肩头:“夜里风大。”
孙梦汀转过头,眼前是皇上年轻俊朗的面容。
她犹疑一瞬,把手搭在他手心。
裴洹没有催促,只是陪她远眺,时而给她指出京城中光亮最盛的几处,告诉她是哪里。
新婚帝后相携着私语许久,宫人和禁卫们静立在他们身后,人间心事流水过,星河如瀑,苍穹万古。
回王府的路上,裴珩酒劲上来,斜倚在车厢内,苍白的脸被车厢内挂着的琉璃灯盏照得更清瘦有致。
胥锦端详他,裴珩睡着时、晒太阳时,尤其显的病弱,仿佛一枚修长的白玉,脆弱剔透。
胥锦低声道:“承胤,你觉不觉得,陆大将军像一个人?”
裴珩醉得半梦半醒,“唔”了一声表示疑惑。
“像不像……你的师尊,泓明上神?”
裴珩薄薄的眼皮透着细致的淡青血管,眼睫安稳地低垂,片刻后,忽然睁眼,微挑的眸子霎时醉意去了七分。
他扶着锦垫撑起清瘦的身子,与胥锦面面相觑。
半晌后:“长得一点也不像……脾气……有点像。”
胥锦没再说话,最了解泓明的人是裴珩,到底像不像,他说了算。
裴珩头疼,最后道:“不管像不像,也都奈何不得,不想了,不想了。”
“好,都随你。”
胥锦哭笑不得,但也同意,不论陆眷卿和泓明有没有关联,他们也不能干涉什么。就如同龙章,还不知道他们前世的事情。
龙章身上没有皇室的灵脉,是纯粹的凡人,在事情没什么结果的时候,裴珩希望他能过好这一生,不要被往事打乱未来。
皇帝大婚十日后,瑞王府接到了青玉殿的函文,三殿司缺人手,胥锦入赦简直是雪中送炭,温戈早就想让胥锦尽快去助力,被帝后大婚耽搁了这一阵子。
因着不久前刺杀案的缘故,京畿内外布防巡守全部打乱,大批的人入狱流放砍头诛九族,刺杀案和鎏金矿案几乎是同时结案。
鎏金矿案主使莫盈开逃不掉死罪,朝上顺藤摸瓜,牵连出一片孙氏门生官员,一路往下撸人,从东海撸到了京城,截止在户部,没有继续挖,因为再挖下去,就直接把孙氏三公挖倒了。一来皇上刚娶了孙梦汀,不好前脚结婚后脚砍老丈人脑袋,二来挖出的仅是东部三州府的线,树大根深,根系四面八方,对门阀望族的整治不能一蹴而就。
而当日宫中舞女刺客的主使不是一个人,她们是前朝兰台案冤死者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