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为君故(267)
管家如实道:“不会。但是,遗嘱是这样写的,特意指定您以他长女和继承人的身份去管理这份财产,包括公司股权和国内外的生意资金链,遗产中没有流动储蓄和不动产,因为周先生在去世前已经将那些—并转换为了公司的投资产品,以上总计一百二十亿新台币,以后您是周氏最大的董事。"
时学谦皱了皱眉,万万没想到周克仁去世前会这么干,她问:“法律不会强制我接受它吧。”
“当然不会,如果不想接受,您可以选择将这份遗产转让。”
“好,那就转让给周梵小姐好了。”时学谦道:“我会请律师来帮我处理这件事。”
时学谦不想和这家人再产生任何联系了,她已经决定好了,这是她最后一次来台北。
她这样迅速的决断让管家有些惊讶,又问一遍:“时教授,您确定要放弃全部的遗产吗?”
"确定。”时学谦点点头。
“那么.......这件事得需要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和法务一起来办了。”管家道:“而且,转接流程至少—年以后才能启动。”
“为什么?”
“因为,根据台省特别行政区的继承法条例,年满二十周岁才能接受股份有权公司形式的资产,而周小姐今年只有十九岁,您目前能转移给她的只能是不动产和流动储蓄的那一部分,但是在周先生的遗产清单里并没有那些,所以您需要以监护人的身份照看周小姐到满二十岁,再进行转移程序。"[注1]
阿....…原来“陷阱”在这里。
时学谦可算是明白周克仁是怎么想的了。如果时学谦想要把遗产转移给周梵,相当于必须间接承认自己是周家的女儿,先签字将这笔遗产接受下来,再当一年周梵监护人,一年后重新办理转移遗传流程。如果她拒绝接受遗产,周氏所有的产业将全部归公,那十九岁的周梵将怎么办?
“周小姐现在应该还在上学吧?”时学谦问。
“是的,小姐去年刚被波兰的肖邦音乐学院录取,研修钢琴和作曲专业。”
时学谦迟疑着问了一句:“那她..…..她现在有演出收入吗?”她记得八年前周梵在波士顿表演过。
管家道:“有时候会有一些,不过小姐的大部分演出都是公演或者是自费参加的音乐节。而且近两年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学院,她的导师建议她多磨练一下技艺,等毕业后再作为职业演奏家出去活动。如果现在开始为生计出去从事一些质量不高的机械性演出,会很浪费时间和青春....
时学谦冷冰冰的笑了笑,听到这话,她真想脱口说出一句:“照这样讲,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在为了生计而从事质星不高的机械性工作,难道这大部分人类的时间和青春就活该被浪费掉、活该过的没有意义吗?!这是什么道理?!”
她看向管家,淡淡的问了句与遗产无关的问题:“管家先生,您是在为周小姐的未来感到委屈吗?”
接到时学谦投来的目光,管家年迈的心灵竟然受到了一丝压力,他本来想为从小带到大的周梵争辩点什么的,但最终却什么也没吐露出来,只说:“遗产是全权留给时教授的,时教授选择接受或者拒绝,以及怎么处理,我们都悉听尊便。”
冷寂的墓园里,时学谦的目光越过重重身着肃穆正装的人群,在人缝里瞥了一眼那个哭的最真情实意的清瘦的女孩子,静默许久,久到管家以为她会不管不顾的转身再次离开台北,却忽听她开口道:“我可以签字。但是,在签字之前,我想和周小姐谈谈。”
管家吃惊的瞧了她一眼,“时教授同意作为周氏继承人接受这份遗产了吗?”
“不。”时学谦平静道:“我不是他的继承人,永远不会是,我也不会姓周,永远不会。"
如果周克仁想用这样的方式来换取她承认他这个父亲或是表达过往的亏欠,那只能说是他的一厢情愿。
和周梵的对话异常简短,对待这个无辜的女孩,时学谦的态度始终非常和蔼,她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问周梵以后有没有意向接受自己父亲留下的公司,作为一个已经年满十八的成年人,她认为周梵具备这样的判断能力。
如果周梵有意愿,那么时学谦便照章办事,等一年后将公司转交给周梵继承,如果没有,那她会在签完字的下一刻,紧接着将遗产全部捐赠掉,成立公开的慈善福利基金,所有的遗产都将用于慈善事业,每年拿出一定量的资金做慈善,直到遗产花光为止,同时周梵日后所有的求学费用和一切生活开支可以从这笔遗产中取用,终生有效。
和时学谦预料的一样,周梵同意了时学谦的决定,并且选择了后者,对于一个投入音乐艺术事业的人来说,她可没空去管理一个公司。
法务人员当场飞速办理了这一处理决议,从此以后,时学谦与这笔遗产和这个姓周的家庭半点关系也没有了,如此“斩草除根”式的处理方式和态度,恐怕是周克仁再活一次也想不到的。
他的两个女儿,谁也不要他的家族产业。
时学谦当晚就离开了,没有什么留恋,上次也是这样,当天来,当天走。
管家送她出门,说道:“时教授其实不必这么匆忙,明天再走也是一样的。”
“那可不一样。”时学谦笑笑道:“明早我还得送女儿上幼儿园呢。"”
这位管家感到有些奇怪:“时教授亲自送女儿上学?”
时学谦点点头,即将走出周宅大门的时候,她说:“我在周先生身上得出一个重要的道理。”
“什么?”
时学谦道:“为人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宝贵的东西,不是金钱,不是地位,更不是迟来的弥补,而是陪伴。”
她稍微停了一下,回头看看这座大宅院的门楣,默道:“人果然是会变的,上一次见周先生的时候,他反复和我讲他是多么讨厌做商人,可他最后立下遗嘱的方式,又多像一个商人。”
听到这一句,管家从沉思中抬起头,在台北晚秋潮湿的雾气中,只能看到时学谦消失在暮色中的背影。
第161章 生活
距离乔樟预产期还有三个月的时候,时学谦就几乎不怎么去学校了,生活的重心都是乔樟和孩子,一些可以安排保姆和邢冰去办的事情,她也会亲自去做一做,每天的时间被划分为两部分:和乔樟在一起的时间,或者,和女儿在一起的时间。就算是关于学校里的工作,她有时候也会拿到家里去做。
放在以前,时学谦绝对想不到她的人生还有变为全职太太的一天,不过她倒是没感到不妥,反倒适应的如鱼得水,也不再急着和女儿建立亲子关系了,这个转变发生在两个月前她最后一次从台湾回来以后。
时学谦并不怎么会过平常人的生活,她的前半生有意识的时间里不是在求学,就是在封闭式的高压工作中度过,那些都是带有明显目的性的人生模式。求学,是为了收获知识和及早毕业,在基地的工作,更是为了又快又好的完成某个定向的任务,所以说,活到三十六七这个年纪,她还没有真正体会过什么叫细水长流的“日子”。
几个月前,刚从基地回来的时候,时学谦的思维方式还没有转变过来,在家庭中遇到事情,或是和女儿之间的问题,她都企图寻找到一条最有效的捷径去彻底解决它们,可是渐渐的,她明白了,生活中的事情,大多是没有捷径的。生活就像温水煮青蛙,日子一点一滴的流过,累积起朝夕相处的陪伴,亲情的黏度也才会一点一滴的汇聚起来。
她也许可以以1.5倍速的状态去做科研,但没法以同样的状态过生活,生活是无法快进的。
在周克仁的身上,时学谦领悟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道理,生活是急不得的,尤其是亲情的培养,更无法一蹴而就。好在这个道理她醒悟的不算太晚,最起码没有周克仁晚,周克仁的人生悲剧大概就在于,他活一辈子都没有醒悟过来。
一月末的时候,眼看就快要新年,京城高校陆续放假,时学谦抽出时间挨个检查了课题组其他研究员和学生们的年终总结报告,大体还算满意,有个别问题需要她规划一下,安排好新一年的课题任务,就也提早放他们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