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是……找老疯头啊?”一个端着盆准备去溪边洗衣服的大婶凑上前,好奇地问了一嘴。
云秋点点头,等大婶看见他们马车上的血后,怪叫了一声,周围百姓也惊恐地退了几步,“怎么有血啊你们这?!”
云秋不和村民闲聊,只吩咐贺梁看好车和车上两个伤患,然后他带着点心和小钟上前敲门。
——其实也不用敲,因为陆商家这小院根本就没有门。
土墙围起来的小院里杂草丛生,到处都是碎瓦烂衫破罐子,正对院门有三间低矮的平房,房子的门窗都是坏的,里面黑黢黢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进院子左手的一片地还算整齐,但上面乱七八糟长满了枯草,也看不出原本是个
喃颩
什么作物。右手方向是灶房和牲畜棚,灶房塌了大半,畜棚里窸窸窣窣隐约传来响动。
点心一看这情况就护在云秋前,而小钟虽害怕,但也逼自己挺直了腰板在前面带路:“陆、陆、陆……先生在家吗?”
听见他喊,畜棚里的声音骤然停了。
然而里面的人却未应声,片刻后响声又继续响起来。
小钟缩了一步,有点不敢上前。
反是云秋绕过他和点心,自己蹬蹬往前两步,垫脚就往畜棚里看。
——里头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身上穿着那件青白狐袄,正蹲地上看一株从墙缝中生出的草。
“这是您新种的药草?”云秋问。
他骤然走近出声,吓了那老头一跳。
老人神经质地转头,眯起眼睛来看云秋一眼,然后嗷地怪叫一声跳起来,“什么药草?!这是仙草!”
“这是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赐给我的仙草!等它开花了我吃下去就能成仙!到时候我就是天上的圣君!”
说着,他还捡起了地上一根芦苇杆,学着戏里武将的动作哇呀呀地喊了两嗓,转头就目露凶光瞪着云秋一行:
“专门诛杀你们这些恶鬼!”
小钟害怕地后退两步,小声喊了句:“公子要不我们还是走吧?”
点心也皱眉,直觉老人是个疯子。
云秋面不改色,迎着老人舞得虎虎生风的芦苇杆反而上前一步,“可您这儿不就是……一株远志么?”
远志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有消散痈肿、养神护心之用,能用来改善失眠多梦、咳嗽痰多、心烦意乱等症候。
是一味以根入药的草植类药材。
老人的动作顿了顿,看向云秋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审视,片刻后,他又嚷嚷起来,“你个娃儿懂什么?!我说是仙草就是仙草!”
云秋偷乐了一下,点点头顺着他的话说:“好好好,仙草,您说是就是吧,反正能救人活命的东西,也确实是仙得很。”
老人:“……”
云秋趁着他无话抢先开口:“您和医署局的恩怨我们都清楚,眼下倒有个极好的机会能叫您翻身,您——感兴趣么?”
听见医署局三个字,老人的态度就倏然变了,他鼻翼扇动、脸色忽白忽红,一双猩红的眼睛瞪着云秋,好像下一刻就要扑上来咬人。
他这样激动,云秋心里也终于犯了点儿悚。
但他还是咬牙强撑着,抬手一指门口、飞快吐出最后一句:
“那儿躺着的人是宁王世子,他娘是定国公幼女、宫里有个当贵妃的姨母,西北还有个做正二品大将军的舅舅……可谓权柄滔天、富贵无两,您考虑救是不救?”
“……”老人沉默了比刚才还长的时间,院内就能听见正月里的风声,以及门口那匹拉车老马的呼哧声。
最后,老人绷着的肩膀慢慢放松,双眼中的猩红渐渐褪去,脸上的疯狂也变成了一种无奈和沧桑。
“……抬进来吧。”
点心和小钟面面相觑,倒是云秋笑着握拳,做出个大功告成的手势。
陆商家的正堂黢黑一片,贺梁他们几个抬人背人时,都险些被地上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绊倒。
而陆商在屋内摸索半天,最后只点燃了一根指节长的蜡烛,屋子亮起来的一刻,众人才发现屋内别有洞天——
外面一团混乱,这件正房却收拾得很规整:
炕上垫着干草、铺着席子,枕头虽有些破旧,但看上去干干净净的。陆商取用蜡烛的地方立着个药柜,柜上每个小抽屉都打有铜件。
药柜外一张矮几,上面放着闸药刀、药碾、捣药罐子等用物,还有许多晒干的药草放在簸箕里没有拣,几包银针也捆好放在上边。
矮几东侧放着两张竹编的软榻,上面都盖着用来挡灰的布,陆商扯下来两张毡布、空中也没抖落下来多少灰,看得出来主人在经常有打理。
陆商指指两张榻,让云秋他们给人放上去。
然后不用他吩咐,云秋就支使小钟去帮忙烧热水、点心去村上买蜡,贺梁候在院中,以防待会儿有卖力气的活。
陆商看他一眼,这位倒是个厉害的小公子。
云秋接触到他的眼神,还以灿烂一笑,“我叫云秋。”
陆商的目光落在他唇畔梨涡上一瞬,最后摇摇头,转身拿来脉枕,挨个俯身给李从舟和乌影细细看过。
云秋远远看了一眼,实在怕见着太多血晕过去给老人家添乱,就与陆商说了一声后退出去到院子里。
他出来时,贺梁正抱着手臂倚在墙上,眼神审视地环顾着小院。
见他过来,贺梁稍正了正形,先转头指指堂屋,然后又压低声音问云秋,“东家,这老头……有谱没谱?”
云秋瞅着他神神秘秘的样子好笑,也跟着压低了声音,“他是泰宁朝的太医院正五品院使,如今医署局的韩局长也曾给他当学徒,你说呢?”
太医院百姓们都熟悉,院使用大白话说就是太医院的头儿,在他之下还有左右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和众学徒。
而那医署局,则是泰宁朝、由太医院左院判韩硝提出并主持建立的一个官属的医药行会,专管着审核、复核各处大夫的行医资质。
医署局建立的初衷,是因为泰宁年间,天下冒称自己是大夫、是郎中者繁,干的尽是谋财害命、欺世盗名的勾当。
那左院判提出来,若天下行医的大夫、坐堂医都如官员一般需经考核拣择并在通过后颁凭放证方能行医,那便能彻底杜绝造假此项。
大夫凭证行医,百姓也能放心用药。
此奏获准,当时的左院判韩硝就在如今京城南面的清河坊、药王阁附近,划地建立了医署局,并固定每年二月、四月和六月的十七日为开科考核日。
至于各村上的村医、游医,则由医署局将行医凭引分发到各州郡的府衙内,由府衙出面认定记名,以方便各地的郎中不必远赴京城得凭。
朝廷和当时的百姓,都很欢迎医署局的建立,说左院判韩硝是想民所想、急民所急,是切切实实替百姓办了件好事。
但只有当时太医院的院使陆商十分不同意,为着此事与那韩硝争吵过好多回,甚至发展到在锦廊上对骂,引得同僚惶恐、宫人侧目。
最后甚至惊动了泰宁帝亲自过问此事,而结果却是:陆商愤而辞官、左院判韩硝无奈接手了太医院并全权主持建立了医署局。
泰宁朝不算长,仅有二十二年。
这件事还发生在泰宁二十年后,所以医署局历经了泰宁、建兴两朝,到如今的承和年上,已成为朝廷内设的固定官署。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