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愚昧便罢了,但存了坏心的宣景万万容不下。
那些没有去闹事的百姓都十分庆幸,而那些过去闹事但不是成心之人纷纷心怀愧疚。
谢恒知道宣景这是在为自己出气,心里那叫一个高兴,面上却不显。而在其他晋州官员看来却是昭武将军假意为谢恒出气,实际上却是在故意加重百姓对谢恒的怨气。
只能说有些观念一旦在脑海中被根深蒂固,那么发生任何事就都会被往这个观念上去套去解释,也就不能在以平常心去冷静看待。
到了十一月底,所有的防旱工事都已经建造完毕。
这期间又下了一场雨,已经完成的工事都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晋州百姓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谢恒和宣景是在晋州百姓们的拥护声和挽留声中离开晋州,马车上还被不少百姓扔了许多当地特产。尽管今年大家过得都不容易,但百姓们还是想用这些在他们看来金贵的东西向两位大人表达感激谢意。而且官府的帮扶政策已经开始实施,家家户户都能得到切实的帮助,这个年也不会过得太艰难。
荣启和阮时衡已经在半个月前回京,要不是对外还要维持不熟甚至不和的假象,两人一定会跑来晋州等着宣景和谢恒一起走。
这一次宣景和谢恒的功劳甚伟,不仅完成了本职差事,甚至解决了晋州持续干旱的问题。那些防旱工事的建造宣景一早就上报朝廷。能解决这么一个头疼的问题,惠承帝自然高兴,还大笔一挥拨了不少款项到晋州。
惠承帝为表嘉奖,甚至安排皇子亲自到城门口去迎接谢恒和宣景。
被分配到这差事的三皇子在接到圣旨的那一刻脸色就十分难看。
他在京中散布谣言的事父皇定然知道一些,虽然最后没能如愿伤到宣景洗清自己,但却误中副车给谢恒造成了不小麻烦。听说谢恒甚至因为“灾星”之名而被晋州百姓堵在驿馆出都出不去。而且以宣景的性子,就算这事没招到他身上,但也算是给他办差带来了麻烦。所以不管是宣景还是谢恒,只要他们知道这件事是自己的手笔那就算又结了梁子。
而三皇子并未天真地以为这件事能瞒天过海,毕竟京中的人大都清楚,谢恒他们回京之前只要找人稍微打听也能知道个大概。
如此父皇还是安排自己去迎接昭武将军和谢恒,分明是有让自己借此道歉的意思。
三皇子的心里压着一口气。计划没能成功,两州一都关于他才是“灾星”的传言又有起复之势,就连京中也有人说谢恒和宣景不是“灾星”,人家一去晋州,晋州就降雨了,所以“灾星”还是三皇子。
心里憋着气,可又不能抗旨不遵,三皇子一气之下便带上了之前他计划中那个批算晋州有“灾星”的道士。这道士当然没有真本事,不过是坑蒙拐骗之徒。三皇子也不是要做什么,就只打算给谢恒添添堵。
返京的队伍来到城门口,最后一段路谢恒和宣景都是骑马前行,远远就看到三皇子带着几位官员还有那位身着道袍的老道站在城门口。
谢恒眼力好,眼瞧着三皇子原本一脸的愁云惨淡外加极不情愿,而在他们稍微走近之后立即换上一副高兴的表情,这变脸的本事也是挺绝。
二人下马,谢恒刚要跟着宣景一起上前。宣景却突然横手挡住谢恒。
谢恒不明所以,但还是问都没问便站在原地没动。
三皇子一脸狐疑地看着大步走近的宣景,刚要询问,却见宣景突然拔剑!
三皇子大惊,还不待他急忙后退,宣景已经手起剑落。
三皇子只余光看到站在身边的道人脑袋就那么飞了出去,而离得最近的自己被喷了半身的血。一身华贵的衣袍被温热的鲜血染了一半,半边脸上也都是血,滴答滴答地往下流。
好半天三皇子没有半点反应,就像木头人一样呆呆站在原地,完全被吓傻了。
陆潇默默给宣景递上来一块布。
宣景一边擦拭剑身一边冷冷说道:“妖言惑众之徒,当斩!”
跟着三皇子一同来迎接的所有官员都鸦雀无声。宣景就当着三皇子的面直接斩杀道人,此种行为不亚于直接挑衅三皇子!明晃晃地表示未将三皇子放在眼中。
然而这些官员们就算再觉得宣景的行为不妥,但看着道人身首异处的尸体和地上还没凉透的血,也没人敢指摘宣景的不是。
也真是奇怪了,昭武将军虽然确实不好惹,但以往也不见他脾气暴戾成这样,不由分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直接杀人,杀的还是三皇子的人。虽然大家都心照不宣三皇子为了洗脱自己“灾星”的恶名而企图“祸水东引”的事,但这事最后不是没成功吗?最终流言缠身的是谢恒啊!昭武将军居然还这般震怒。
看来“灾星”的命理之说果然是昭武将军的底线,不管成不成功,只要企图用这件事来算计他,昭武将军便容不得。
也是,人昭武将军小时候就是因为“克亲”的命理才被送去北境,这不就是在戳人家的伤口嘛!
三皇子终于反应过来,先是瞪着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宣景,又瞬间面色涨红,胸口剧烈地起伏不断,眼眶都要瞪裂。
宣景却没再给三皇子半点反应,直接越过三皇子径直离去。
谢恒立刻紧随其后,庆幸将军没让自己上前,他这身衣服还没穿过几次呢。
宣景和谢恒直接进宫向惠承帝述职。
城门口发生的事惠承帝已经知道,但什么都没说。
他不是怪罪三皇子做出那种事,而是想着这种事做便做了,没有收尾干净还让人查出来那就是宣阳的无能,也就活该被宣景挑衅羞辱。
差事办得这样漂亮,谢恒和宣景自然要受到嘉奖。
若是以往,被惠承帝忌惮的宣景最多也就得些金银器物的赏赐。但这一次功劳太大,仅仅赏赐这些实在不够格。宣景在民间的声望大大提升,惠承帝也不想在这时候被天下百姓批个苛待功臣的罪名,于是还是给宣景升了官,至从一品。
不过只是多了个封号,并未放实权给宣景。
宣景也不在乎,他手上的军队就是最大的实权,用不着惠承帝再行赏赐。
而到赏赐谢恒的时候惠承帝就情愿多了,是他看重的人,表现又着实出众,惠承帝就觉得谢恒特别给自己长脸。谢恒的成功就意味着他看人的眼光好,慧眼识珠。
惠承帝直接跳过从三品,给谢恒升职为正三品宗人府丞。现在谢恒的官职可是跟荣启平级,都是正三品官员。谢恒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瑾国晋升最快的文官。
除了升职正三品之外,惠承帝还赏赐了谢恒黄金百两和许多珍宝器物,谢恒出宫的时候身后跟着搬东西的宫人就有一大串。
谢恒又高兴又无奈,高兴他的小金库得到了填充,无奈本来想着出宫后就去将军府上蹭吃蹭喝,但现在这么多人跟着自己,太显眼,他只能先回去谢家。
谢恒高升,不用他说,自然有人早早将喜讯告知谢家卖个好。
谢老夫人高兴得浑身发颤,本来前两日微感风寒身体不适,一听到谢恒高升正三品的消息就觉得浑身的不痛快都消失了,在刘妈妈的搀扶下走到门口亲自等谢恒回来。
谢长青也被谢老夫人从书房给揪了出来,一道在门口等着。
双手交叉在袖子中的谢长青满脸的不情愿,别说迎接谢恒,就是光想到这个儿子他就觉得心里堵得慌。谢恒越是成功就越是证明他的失败,虽然他现在已经被打击得麻木了,但是能避开还是想避开。
第一百九十二章 得意忘本?
谢老夫人一看谢长青这缩手缩脚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要说从前自己的儿子也是一身的文人风骨,往哪里一站就让人觉得学富五车、气质出众,但现在也不知道怎么了,竟是越活越回去,如此的不成样子。
“注意你的表情!”谢老夫人不满地看着谢长青,“这是小四的家,你这幅表情是想让小四误以为我们不欢迎他回来不成?”
谢长青低着头闷闷称是,谢老夫人却只觉得心累。
但转念一想,小四高升正三品,斌儿在官场上也如鱼得水,他们谢家未来前途无量,谢长青如何也就不要紧了。谢老夫人还想心宽一些,便不再跟这个儿子计较。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