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侯有疾(20)
刚过了四更天,天色还是模糊的,燕赵歌唉声叹气地穿衣洗漱,吃了两口稀饭就准备出门。
“世子,您这个样子今上是不会点您的。”季夏给她披上外袍上,道。
“我情愿他不点我。”
殿试的地点在未央宫,皇帝登基,大小朝会,各种大典和册立太子皇后等均在此举行。燕赵歌慢悠悠赶到的时候已经过了五更天,皇宫前人头攒动,一个个穿着整洁的殿试服站在宫门前,兴奋地等待着人生第一次踏入大晋最中心的宫殿。
只要能参加殿试,起码都能捞一个同进士出身,一甲入翰林,名次高一点的会被分发进三府六部做个小官,低一点的被外放做个县令。无论最后做了什么,都算得上是一步登天,再也不算是普通的百姓了,被称呼着某某官人,日后大晋的风起云涌皆会与其息息相随。
举人们都穿着统一的殿试服,只有燕赵歌一身红色朝服,显得格外出众。众士子皆远离了燕赵歌,暗地里对着燕赵歌指指点点,或不屑一顾,或心生艳羡。
众星捧月一般被聚在中心的自然是会元曲岁寒,这一科里没有重臣之子,除掉燕赵歌也没有勋贵出身的,自然将出身好文采又高的会元捧了起来。
“提前恭喜曲兄了。”有士子对着曲岁寒拱手恭贺道。
“兄台说笑了,殿试尚未开始。”曲岁寒摆了摆手,嘴上说着哪里哪里,却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曲岁寒看到了燕赵歌,表面上风轻云淡,心里却恨得要死。前些时日的流言几乎传遍了整个长安,那个燕姓的富商之子自然也没有道理再藏下去,况且燕赵歌直接将这件事忘在脑后了。蓟侯士子燕赵歌,如果不是燕赵歌,说不准他过了殿试就会被点为长公主驸马,一步登天,日后青云直上也不在话下,可有了那流言,做驸马便是奢望了,皇帝不可能顶着这样的流言再点他,那样是会被宗室和百姓戳脊梁骨的,连本来准备把女儿嫁给他的左相也不再有下文了。
青梅竹马的富商未婚妻如何比得上左相之女?如何比得上长公主?原本大好的仕途被毁了一半,他如何能不恨燕赵歌。
燕赵歌咧了咧嘴,指指点点是免不了了,她倒也不在乎,唯独希望皇帝不是打算在她身上做什么文章,让她考一个三甲,然后回家吃喝玩乐。她也看见曲岁寒了,她不认识曲岁寒,只瞥了他一眼,就懒得再关注了。
等到天色渐明,皇宫宫门打开,小黄门鱼贯而出,宣旨令等在宫外的举人们分成两列入殿。
皇帝亲军甲胄齐全刀兵在手,把守着各处要道,从甲胄和兵器来看,其中有锦衣卫、虎贲营、羽林卫等,身高八尺容貌俊秀又手握长柄兵器的则是大汉将军。
进入皇宫之后,小黄门并没有直接指引士子们去未央宫,而是先来到了一处稍显低矮的宫殿里。一开始众人还在疑惑,等进了宫殿,扑面而来的热气马上就告诉他们这只要做什么了。
沐浴更衣。
这个宫殿虽然低矮,但是看起来很宽广,用深色的帷帐隔开了几处,里面有正冒着热气的浴桶。
沐浴有两种寓意,一是委婉地搜查士子身上是否有违禁品,二是要洗干净之后再见皇帝显得最终,毕竟的确有家境贫寒洗不起澡的士子。
燕赵歌懵了。
她不能洗啊!
这时有一个宫女前来,对着燕赵歌行礼之后道:“蓟侯士子,长公主请您去旁边一叙。”
嗯?长公主?请我做什么?燕赵歌不明所以,但是能逃掉集体洗澡自然是好的。她跟着宫女走到旁边的宫殿,推门一看,里面空无一人,一个冒着热气的浴桶,还有挂着干净衣服的架子。
这还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燕赵歌感叹道。长公主无论什么时候都很善解人意啊。
沐浴更衣之后,小黄门引领着士子们到了未央宫前,这里站着一排礼部的官员,小黄门对着官员交代了几句,便转身离去。剩下的就是礼部的事情了,强调了一些注意事项,过了大约小半个时辰,才又领着士子们去了殿试地点——未央宫前殿。此时已经旭日东升了。
皇帝端坐在龙椅上,燕赵歌瞄了一眼,看起来年岁不大,感觉和自己应该年龄差不多,旁边立着的华服金冠的贵女自然是长公主。殿下站着一排重臣,没几个燕赵歌认识的。
皇帝训话了几句之后很快就发了试题册和答题的纸,比燕赵歌想象得要薄一些,她虽然是第一次参加殿试,但是后世倒是举行过,那时候朝臣一起弄出来的试题册厚厚一沓,哪像现在,摸起来感觉就两三张。
一阵鼓乐响起,鞭炮齐鸣,有宦官高声道:“陛下特许,本次殿试文章不限形式!”
这可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燕赵歌敲了敲头,她虽然也背过四书五经,但恩师宋公可没有教过她科举考试的题是什么规范,写得不好可以说学艺不精,写得不合规矩会被人抓小辫子,说她藐视科考。
皇帝在龙椅上洋洋得意,没想到吧。
蓟侯世子肯定不知道这狗屁文章怎么写,皇姐要给他一个一甲,我怎么能拖后腿呢?不过他这模样长得倒是真好,怪不得皇姐觉得可以大用,朕也觉得可以大用啊。
长公主扶额,无言以对。
作者有话要说: 晚了一点。
这次的四六级题目是什么妖魔鬼怪。
第18章 策论
【朕顺天命继皇帝位,统八荒而御万极,牧亿兆之民,大庇天下,必使之以咸有生之地,复有养之业,而后方尽奉天牧民之任,为无愧焉。……夫北之蛮夷扰边,匈奴鲜卑侵扰日渐繁复,自高祖皇帝以来劫掠不断,祸患日渐炽盛。朕夙兴夜寐,不得其法。前无祖宗之法可得,亦无前朝之例可鉴,时至今日,唯有觅良策。诸士子,明于理,晓时务,博览群书所期资我者,朕侯久矣。汝等尽可直陈所见所知,陈之于卷,朕亲御览,勿惮勿隐。】
燕赵歌通篇看了一遍,不限文体的话这简直就是送分题啊。没有谁比她更了解北地的状况了,这种策论她闭着眼睛都能写出十篇来。
只是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感觉这一次考题像是专门为她准备的一般,可皇帝又怎么知道她对北地如此了解的呢?她来了大晋之后再没回过北地,就算父亲会时不时给她讲一些北地的事请,也不可能讲策论讲民生。
想不通啊。
燕赵歌摇了摇头,先提笔将自己的姓名、年龄、外貌、籍贯等按要求写在答题纸上,之后开始沉思。
写到是好写,但写哪方面呢?民生?军事?平匈奴之策?她父亲是现在的镇北将军,她又是燕国王室后裔,无论怎么写,都会被认为是燕家对于北地的想法。
干脆就,交出去罢了。燕赵歌定了定神,开始打草稿。
左右赵家舅舅已经和父亲商议好了,父亲也接近知天命之年,急流勇退方才平安。明年不出事便安享一世,宁盛从武宁康从文,蓟侯府也不会那么容易败落,若是出了事,不过重蹈覆辙罢了。
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我的父亲、我的继母、我的弟弟们、所有依靠我燕家为生的人,还有长公主……倘若保不住,要这燕地有什么用。
惯例先在前面吹捧一遍皇帝,再吹捧几句长公主,从北地的编户齐民入手,北地燕赵两地一共十五个郡,其中一半是边郡,越是靠近匈奴,其户籍就越是残破,人丁越少,越少就越挡不住匈奴。
写到一半,有内侍宫女送了早餐到大殿上,正巧燕赵歌早晨出门时只喝了两口稀饭,胃中空空,下笔难免无力。
两个素材一碗粥一个馒头,摆在案前,十分朴素,但散发着香气。
燕赵歌咽了咽口水,宫里的御厨可不比外面的厨子,连看起来最简单的青菜豆腐都做的十分精致,白白嫩嫩的豆腐块在她眼前散发着芳香,粥的口感粘稠而细腻,馒头也蒸得松松软软的,更像是点心。她食指大动,先放下笔墨,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这个味道真是令人怀念啊。后世娶了长公主之后,每天最令她高兴的事情之一就是吃早饭,长公主从宫里带来的御厨技艺高超到令燕侯府的厨子惭愧不已,燕赵歌直吃得胖了好几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