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122)

作者:十一行 时间:2024-06-02 09:59:34 标签:布衣生活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甜文 科举

  连一旁的寇准规都没忍住,侧过脸偷偷勾起了嘴角。

 

第087章

  谢景行抽动了两下嘴角,“丁兄不必如此客气,直说便是。”

  丁子坤顿时笑得更狗腿了些,“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我家里有一小弟,年方十一,自幼聪颖,学东西一点就通,正因为此,读书就不怎么用功,直到前两日得知一十三岁学子编出了一本《四书五经注解》,才惊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且生出了敬佩之心,学习也努力了些许。”

  然后呢?不会是想让自己去他家,出面打击一下他的小弟吧,好让他越挫越勇?谢景行在心里胡乱猜测,应该没有这么狠心的长兄吧?

  只听丁子坤继续说:“距离县衙这条街不远处就有一家德成书肆,里面也有卖谢兄编著的那套书,我厚着脸皮想请谢兄在书页上写几句赠语,送给我小弟,好激励他学习更用功。”

  可千万别坚持不了两天,就又回复原样。

  想在科举之路上走得更远,光有天赋可不行,从古至今,不知多少有天赋的人折戬于科举场上,只因这世上还有许多人不只有天赋,更有努力。

  譬如面前的谢景行,丁子坤听老师曾提起过谢景行,他可才进学一年多,短短时间的功夫,不只跟他们一同参加了县试,还一举夺下县试的头名,这种人,让人连嫉妒之心都升不起来。

  原来是为自家小弟求劝学赠言,谢景行吁出口气,这个他擅长,随便一想脑袋里就浮现出一些,什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之类的,哪个教室不贴几张这些激励人心的寄语?

  德成书肆确实离得不远,他们一行几人走了不到半刻钟,就到了地方。

  书肆里有差不多十来个书架,其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书籍,谢景行进去后,一眼就看见了离得最近的那个书架上,摆放着的《四书五经注解》。

  不止如此,在柜台同掌柜结账的五个人里,有三个人手中都抱着这套书。

  “陈兄,你也是专程来为你家小儿买这套书的?”

  “金兄也是?”

  “是啊,我家小儿私塾里的夫子极力推荐的,我周围邻居也有许多人买,回去都说好,那我不得赶快来买回去,不然到时就我家小儿没有,落后了可怎么办?”

  “谁不是呢?”另一人也插了嘴,“不过我也看了,确实编得好,你说这人与人之间,是真不能比,我家那小儿连四书五经都还记不全,可别人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却能有如此功底,也难怪能在县试考第一名。”

  接着又是一连串的夸赞声。

  谢景行就是脸皮再厚,也撑不住,咳嗽一声,装作若无其事,去到书架那里翻了翻。

  丁子坤不知是心大,还是少了根筋,还凑到谢景行面前说:“我也觉得谢兄是极为厉害的。”

  偏偏黄向晚和杨廷武也煞有其事地点头,这三人难怪能凑着一堆,一点也看不懂他人脸色。

  寇准规细心,发现了谢景行表情下的些微尴尬,虽然他也不懂有何尴尬的,小小年纪能有如此成就,不应该感到骄傲吗?

  可他作为谢景行型的友人,当然得为谢景行考虑,上前两步岔开话题说:“我还没见过这本书,还劳烦几位为我介绍介绍。”

  黄、杨、丁便丢开谢景行,兴致勃勃地陪着寇准归看书了。

  同来的几人去看他著的书了,谢景行总不能跟去凑热闹,只能从面前书架上随便拿了一本书翻看打发时间,没想到居然是本话本,谢景行起了些兴趣,古代的话本是怎么样的,他还从没看过。

  话本是穷书生遇到大家小姐,小姐芳心暗许,两人两情相悦后,小姐资助进京赶考,没想到考上后,又偶遇座师闺女,对其一见倾心,最后书生一个都不忍伤害,娶了两人做平妻,三人和乐融融生活在一起的故事。

  谢景行只大致翻了翻,这又不知是哪位书生的臆想,果然不论哪里的屌丝,都梦想着不劳而获,还要共享齐人之福,也不看看自己有多大脸?

  一把合上书页,谢景行将其放回了书架上,正准备去催促那边看书的几人快点买好书,才好快些回去。

  不过刚走一步,门外就有其他几位书生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焦虑和忐忑。

  一位青衣书生大步走在前面,后面三位书生跟着,几人一起停在了距离谢景行不远的一处书架旁。

  谢景行打眼看过去,书架上摆着的净是一些大儒的诗词文章。

  青衣书生随手抽出一本,随手翻了翻又放回去,连着几次,最后一甩袖子,心焦火燎地说:“怎么这时闹出事?我们县城离着通州府这么远,又晚了好些时日才得到消息,现在距离府试不过一月不到,这可让我们如何准备?”

  一听跟府试相关,谢景行不禁停下了动作,立起耳朵注意听。

  “谁能想到知府大人会在这时出事?”另一书生看着面前满满的书架,也是无可奈何。

  “还大人,都下狱了,幸亏钦差大人明察秋毫,不然任由他逍遥法外,到时府试还由他主考,我们被蒙在鼓里,对着他尊敬推崇,想想心里就呕得慌。”为首的青衣书生语气义愤填膺,想来是极为愤恨知府所犯的事。

  另一稍矮些的白衣书生一脸好奇,问刚刚说话的书生,“袁兄,听你这话,难道你是了解知府下狱的三二原委?”

  那名姓袁的书生,许是真有些门道,也不隐瞒,说道:“我族中有一位叔叔在府城开茶楼,前两日他回来后说与我们听的。”

  谢景行凝神倾听。

  原来,还是跟去年税收翻倍一事有关系。

  要知道税收翻倍的除了安平省,还有卫庆省和建隆省,三省离得近,都在大炎朝西南腹地,三个省份都是经济拖后腿的地方。

  这次税收翻倍,哪里都不好过,可要说最难熬的是哪里,莫过于卫庆省。

  安平省山多水多,百姓再没吃的,也能从山里水里捞些东西出来,可卫庆省虽然有山,水源却没有安平省这么多。

  更主要的是,卫庆省山上还有些瘴气、毒物,就是再有经验的猎人进山,稍微不注意都会丢了命去,其他人哪敢进山。

  日子本就过得苦,土地也少,就算大炎朝皇帝开恩,普通农家百姓只收田税和少量的火耗银,再也见不到前朝的那些人头税、盐税和其他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日子也只能算是勉强过得去。

  可突然来了税收翻倍这一出,百姓们是叫苦连天,之前宁和镇有人曾提过的卖儿卖女的地方,主要就集中在卫庆省。

  好在天下商行开始收竹子了,卫庆省别的不多,竹倒是漫山遍野都长着有,虽然不一定都合天下商行的要求,多找找总能找出些来,由于山中情况复杂,多是几个村的村民联合在一起进山伐竹。

  可日子好不容易有了些盼头,没想到卫庆省高高在上的巡抚和布政使又张贴了告示,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晟王虽是为太后修建的庙宇,可到时也能为为天下百姓祈福,虽然现在已经凑足修建庙宇的银钱,可里面还缺佛像,太后和晟王一片诚心,百姓们也要为其多出些钱,以此为名义,又让卫庆省省百姓每人多交些税银。

  告示上虽没明说每人要交多少,可底下的官员都得了信,至少三两银子!

  卫庆省省可比安平省还要大了一倍,治下有十七个府,一百五十余县,一百好几十万人口。

  每人再多交三两银子税银,又是五百多万两银子。

  这不就是变相的人头税,甚至比人头税还高了数倍吗?

  “这是看天下商行为百姓提供了一条活路,百姓们手里有了几两碎银,就迫不及待想要收割上去。”袁书生不屑地说。

  卫庆省巡抚和布政使许是觉得天高皇帝远,只要将钱收了上去,到时给底下官员分一分,自己得大部分,再随便交些上去,只说是卫庆省省百姓为太后和圣王捐赠的,神不知鬼不觉,吃苦的不过是治下百姓而已。

  可他们没想到,卫庆省百姓虽从天下商行赚了些银子,可一家那么些人,每人交三两,又有几家负担得起,这是要逼死他们。

推荐文章

给暴娇陛下生双胞崽[星际]

重演人生[娱乐圈]

真少爷是个高危职业

任务代理者[快穿]

丧尸王幼崽装乖指南

当花瓶炮灰恃美行凶后[快穿]

你成功引起了朕的注意

到末日度个假[快穿]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

上一篇:给暴娇陛下生双胞崽[星际]

下一篇:穿越重生后我富可敌国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