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分无语:“我看起来像想不开的人吗?”
“像啊,”他说,“你没照镜子的吗?”
我:“……”
我不由把手机拿起来,对着黑屏仔细照了一照。
“……= =”
确实,我这阵子完全不修边幅,头发没理,脸也一天都没刮过。大部分时间我都睡在机场的睡眠舱,火车站的椅子上,跟流浪汉没多少差别。然后又一副心如死灰,如丧考妣的模样,大过年的一个人自闭地往山里走。
看起来是不太想活的样子。
我于是问赵子越:“这附近有理发店吗?我去剪个头发。”
他愣了一愣,说:“这几天不开门的。而且,正月里剃头死舅舅……”
我不由一个激灵:“那不用了。”
虽然程亦辰倒也不是我舅舅,应该是我大伯,但还是避一下讳比较好。
我又想起那份父系亲缘关系鉴定书,我和程亦辰之间毫无血缘关系。
这是为什么呢?他不是程亦晨的哥哥吗?
但这属于上一代人的问题,不重要,也不是我能想得透的。重要的是我和卓文扬没有血缘关系。
当时很是为这一点窃喜了半天。而现在想来,也没什么意义了。
我对赵子越说:“你放心,我没那想法。我是T城来的,在T城要活下去都挺难的,想死不用特意跑这么远。”
他笑了:“这倒是,我也是在T城读的大学,领教过T城的厉害。”
他又说:“不过你看起来还是需要散心的,我带你去走走吧,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
我一觉睡够了,又吃饱喝足,精神比起昨日大为振作,于是借了件外套穿上,便跟他出了门。
冬日正午的阳光里,天空高而远,一片清新的碧蓝,地上是大片大片的绿色——街头巷尾都是绿藤满墙。和昨日的阴云惨淡不同,一切都显得明媚又耀眼。
昨晚因为家家户户都准备关门过年的缘故,路上冷冷清清。而这时候小山村则释放出了它的热闹,穿了红色新衣的孩童在奔跑嬉闹,玩烟花炮仗,大人们或串门拜年,或站在路边谈笑闲聊,一路走过去,许多家门口都停着车,有的还是奔驰奥迪,一派繁荣景象。
我有些意外,说:“原来人这么多的啊。昨晚静悄悄的,我还以为这里没什么人呢。”
赵子越摇摇头,道:“这是人最多的几天了。等春假一过,年轻人又都去外面务工,基本就只剩下老人小孩。确实没什么人。”
“你也要走了吗?”
“不,”他笑了,“我不走,我考了公务员回来,就在镇上上班。”
我又意外了一次,方才闲聊的时候得知他毕业的院校虽然不是T大,但也是一流大学,要在T城或者其他发达城市找份收入体面的工作并不难。
明明眼前有更好的机会,却回这地方当基层。山沟里飞出去的金凤凰,还会再飞回来的吗?
“人口外流,是没办法的事,毕竟这里没有什么出路,”他像是叹了口气,明朗的眉眼之间有了些忧愁之色,而后却又坚定地说,“能创造些工作岗位,大家就会回来的。”
“嗯嗯……”
赵子越带我去爬了山,我累得气喘吁吁,但汗流浃背之余,站在半山腰俯瞰,苍茫之间,倒也觉得心中净透,尘埃尽去。
回去路上远远看见赵子超和老板娘夫妻俩,他满面笑容地朝我们用力挥手,像只活力充沛的小兽一样,头发和眼睛在不那么强烈了的光线下也是闪闪发亮:“给你们带了两根糖葫芦!”
我不由感慨,基因的排列组合真是神奇,赵叔赵婶长相都算是平平,而兄弟俩尽管在外表上全然未加修饰,但真的都长得很好了,即使放在汇集了全国各地拔尖的俊男美女资源的T城,也算是很出色的。
他们一家人也是住在旅店,因而大家一路同行,一起回了店里。
赵子超大概也是被赵婶叮嘱过要格外关照我,因而盛情邀请我去他们的房间玩,我正好不想一个人待着,便跟去凑个热闹。
兄弟俩住在三楼,两人房间是挨在一起的,都是简单整齐的,符合年轻男孩子习性的摆设,不同的是赵子越那里多了一排高高的靠墙书架,我不由停下来浏览了一会儿书脊,而后指着其中一本书:“这个,能借我看看吗?”
赵子越像是有点讶异,而后抽出来给我:“好啊。”
“怎么了吗?”
他笑道:“这年头还有人愿意看纸书。”
赵子超不满道:“这是什么话嘛,我也看漫画的啊。”
这确实是个纸媒式微的年代。而我早个几年也不爱看书,即使偶有阅读,也只在手机上划划网页。是程亦辰的书店培养了我翻阅纸书的习惯和爱好。
那个名字一浮上心头,就让我的心又是微微一沉。
正聊着天,突然外面像是有了些吵闹声。
兄弟俩对视一眼,赵子超一步上去打开了阳台的门,我也好奇地跟过去,伸头往楼下张望,想看看是发生了什么事。
有个年轻人低着头站在院子外面,赵叔隔着紧闭的大门在破口大骂他。
赵子越面色凝重,连爱笑的赵子超脸上也没了笑容,他俩安静地看着,谁也没出声。
而后那个年轻人在门外跪了下来,磕了两个头,终于站起身离开了。
赵婶哭了起来。
赵子越在我旁边站着,紧紧抿着嘴唇没说话,赵子超也低下了头。
这凝固了的气氛里,我小心地问:“这是……怎么了吗?”
赵子超轻声说:“那是我大哥。”
“……”
赵子越说:“他因为一些私事,跟家里闹翻了,我爸不让他回来,说是不认他这个儿子。”
话说到这里,我也不好再多问。
赵子超解释似的补充:“我大哥,其实人很好。”
“嗯,”我也只能说,“他看起来挺斯文的……”
赵子越喃喃地:“让你见笑了。”
至此兄弟俩都黯然了下来,正月快乐的气氛似乎烟消云散。
原来每户人家,都有自己不足为外人道的难过。
这一日过去,后面的时间里,倒都是平和惬意的。日子过得很闲适,很悠缓,我每天晒晒太阳,看看风景,吃着店里提供的三餐,看着赵子越那里借来的书。
零零散散的游客们来了又走,只有我像个钉子户。
我住得太久,老板娘——我现在都叫她赵婶——快要不好意思收我的房费了,她一再劝我去租个房子,租金能比住旅店便宜不少,而我表示这样就挺好。
“那我再给你算便宜点。”
我在这里待着很安逸,心无杂念,也无烦扰,甚至还博览了群书,简直没有缺点。
我几乎成了赵家的编外成员。赵家在我看来是幸福和睦的一家,赵叔赵婶都是勤劳又厚道的人,赵子越和赵子超也都很懂事乖巧,然而赵叔对儿子们却都很不满意的样子。
赵子超主要是因为没能考上高中,读了中专。干了大半辈子农活,把读书这事看得很重的赵叔对此十分失望,认定他没出息。
赵子越按理来说各方面都该是让父母骄傲和省心的孩子,然而他毕业以后回来工作,这让赵叔气急攻心。
“培养他读书,就是为了让他能走出去,他倒好,又回来了。回来干什么啊这是。”
我安慰道:“他是舍不得你们嘛。”
“有嘛好舍不得的?男儿志在四方。”
赵婶倒是说:“能在身边挺好的嘛,你看老李,孩子读书的时候一年到头没几天在家,现在工作了干脆几年都不回来一次,不难过嘛。”
赵叔磕了磕烟斗:“我个老头子有什么所谓嘛,重要的是年轻人的前途。”
赵子越从外面进来,笑道:“又在说我坏话啦?”
他办公的地方不算特别远,但也不近,不过只要不加班,他都会往店里跑。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