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耽美

青竹(229)

作者:寓风 时间:2024-12-17 08:18:55 标签:布衣生活 穿越时空 种田文 市井生活 轻松 治愈

  除了张叔阳、马五捐赠的,书架上还有孙毅成送来的医书,姜竹年前买来自己看的几本书。

  江修文也捐了一些他用过的书。

  赵先生辛辛苦苦背来那箱子书一半也放在这儿。

  姜竹解释了书的来源和数目,给核查的文吏又给听懵了,竟然还有医术和衢国的书?

  他翻了翻,好家伙,还是抄的古本!

  虽然不能确定保不保真,但只靠四海书院批注本撑门面,他们这小书院已经比县内所有教授蒙学的书院藏书质量高了。

  他没忍住抄录了书目。

  一般而言是不用抄书目的,不过他们这儿的书确实比较少见,还是抄一下稳妥些。

  文吏给他们解释:“县内各书院间是能相互借阅书籍的,回头我将其他书院的藏书书目也送你们一份,读书之事,县令大人提倡各家能开诚布公,多多交流,既是为大虞而读书,不该分那么多你你我我。”

  沈青越马上想起了前两天在县城和那几个官差吃饭时听到的案子和段子——

  两家书院为了抢学生,大打出手,被县令责骂有辱斯文,把带头打架的都扔进牢房清醒了几天。

  沈青越默默憋笑,一本正经:“确实如此,我们随时欢迎其他书院来交流,借阅、誊抄,都没问题。”

  姜竹:“嗯。”

  文吏听他们这么说,好感又提升了一些。

  心道县里那几个老学究还不如人家年轻人有觉悟。

  他们若真有本事,多教出几个举人、进士也算啊!

  自己教不出来,上次应举一个举人没考中,让他们宝峰县在整个镇南郡都闹得好大的没脸面。

  大人让他们一起探讨如何教学授课,一个个还摆架子,让他们互相借阅书,一个个也不愿意。

  这个是珍藏,那个是祖传,藏那么宝贝也不见得会给自家学生看。

  沽名钓誉。

  要他说,教成那样好意思收人家那么高束脩吗?

  还不如这村里的小书院呢。

  从衢国逃难背过来的书,不也放在书院供学生们看了吗?

  他哪知道这藏书室,基本等同赵先生的书房,学生里除了江修文、家旺、姜松几个,根本就没人来,来了也是看《长腿鸟》,常翻那本书皮都快翻掉了,昨天沈青越嫌破,给拿走了。

  不明真相的文吏最后到另外一间讲堂外听课,那边课还没结束,他们也没进去,只外面听了一会儿赵先生讲课。

  他愈加觉得这书院不错,人家这先生讲课也不比县里那两家大书院差啊!

  要不是路太远,他都想把他儿子送来念了。

  起码清净。

  中午里正设席邀请,他也没拒绝。

  姜树油嘴滑舌,喜欢溜须拍马,没想到他们村子倒是挺朴实的。

  饭前他又在村中转了转,还下田去看了看收成,对姜家村印象十分不错。

  一顿饭的工夫,也算熟悉起来,他颇有些推心置腹地建议他们还是要多请几个好点儿的先生,别只教蒙学。

  这么好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就教村里的小娃娃识字,还不收束脩,这不是纯亏吗?

  他已经知道了姜竹家有座山,但有座山也盖不起他们规划的那种书院啊。

  沈青越:“我们也想来着,刚刚新聘任了一名先生,等书院办好,就能让先生落籍了。”

  文吏:“也是从难民里找的?”

  沈青越:“对。”

  文吏:“倒是个好办法。”

  先前他们也给县城的几家书院推荐过人,只是衢国的功名在大虞是不认的,得重考一遍,不能拿来公开说书院新聘了几位举人,几位秀才。

  等他们考完,起码得三年。

  不缺先生的书院就不太愿意用衢国人,除非对方愿意以书院学生的名义再在大虞考一次。

  而很多衢国读书人其实也不太愿意在大虞重新科考。

  忠君报国,他们国难之下逃到大虞是求生。

  但若是在大虞重考功名,那报效哪家皇帝?

  如果将来大虞要打衢国,他们又该如何自处?

  可让这些人去种地耕田干苦力,又是浪费人才,官府虽在想法安置他们,但又不好出面担保什么。

  毕竟人心隔肚皮,就连推举他们去科举,其实他们这些地方官也担着很大的风险呢。

  万一将来两国兵戎相见,这些衢国来的难民中很可能就会混有奸细。

  他们县衙是缺读书识字的文吏的,可他们也不敢直接从难民里招人。

  青竹书院倒是个安置人的好选择。

  只是……

  太小了。

  要是个大书院还好,姜竹和沈青越也不怎么介意用难民,双方一拍即合。

  偏偏人家只有蒙学,那才能用几个人呀?

  再说他们书院这个位置吧,想要像城内的书院一样招学生,也确实不太好办。

  文吏没多说什么,只勉励了他们一番,答应一定会尽快帮他们办完,又和姜树一起回去了。

  回到县衙,他将姜家村和青竹书院的见闻一并汇报给县令,县令听得也觉得有趣,“你觉得他们的书院不错?”

  文吏叹气:“可惜位置太偏僻了。”

  县令点头,继续看文吏抄回来的书目,让这些书待在一个山村书院无人问津也挺可惜的,“既然他们愿意借阅,你派人到各大书院去通知一声,谁想看,就让他们派人去誊抄一份儿。”

  “是。”

  县令继续翻看其他内容,看到书院唯二的两个先生的姓名时忽然怔了怔,“赵郁川?赵郁川……”

  “大人?”

  “这名字似乎在哪儿听过。”他又仔细看了看赵郁川的籍贯,忽然想起来了,“赵郁川,赵郁森,瀚海书院!”

  文吏愣了愣:“瀚海书院?衢国的瀚海书院?”

  和四海书院齐名,大虞衢国两海三山,五大书院之一?

  县令点头:“瀚海书院赵郁森,当年衢国名噪一时的状元,曾官至尚书,可惜不到四十就病死了,他的兄弟就是瀚海书院的山长赵郁川。”

  文吏也惊呆了,瀚海书院的山长在一个小山村教蒙学?

  他一边震撼一边感慨——看来衢国的传闻是真的,瀚海书院受诸王混战牵连毁于一旦,连山长都被迫逃亡了。

  仔细想想,姜家村青竹书院好像位置也不算太偏远?

  要不然把孩子送到姜家村去开蒙吧?

  当年衢国那群皇子想去瀚海书院镀金还得隐瞒身份偷偷去呢!

 

 

第157章 没有(二合一)

  姜竹和沈青越根本不知道自家山上藏着一尊大佛, 正领着新来的曲家人和那天在码头碰到的贾文彬一家参观书院。

  他们两家老小雇了三辆马车,都来了, 带着所有的行李细软,决心不可谓不大。

  他们昨天商量了下,在村里住便宜,书院又能落籍,孩子不论男女都能到书院念书,那还犹豫什么。

  贾文彬夫妻俩有点儿没底沈青越和姜竹会不会雇他, 但他们不太想和曲家人分开。

  虽然是到了宝峰才认识的,但两家境遇相似,相互也说得来,孩子们在一块儿也习惯了, 不想分开。

  他们也不想分开。

  这两三年尽是分别的,大人都受不了。

  夫妻俩打定了主意, 还准备好了如果书院不用他们, 他们就把身上最后一块儿值钱的祖传的玉佩押给书院, 求沈青越和姜竹暂时让他们在书院落籍, 然后他们俩在村里或者到镇上找活儿干。

  他去砍柴卖柴, 或者去做短工, 他夫人做些缝补的绣活, 两个孩子跟着曲家的孩子一起念书一起玩, 他们也放心。

  贾文彬一路上都在后悔, 当初他怎么就没去考个功名呢。

  哪怕是个童生, 好歹听上去像个读书一点儿呢?

  他们一路忐忑地来了, 姜竹和沈青越倒是挺高兴的。

  反正书院能落籍了,都不用麻烦村里,贾文彬再不济好歹也念过书, 能读能写的,在书院帮忙就是了。

  正好他们缺个和县里对接各种活动手续的人呢。

推荐文章

无奈娶了小夫郎后

进京赶考还分配老公吗?

怯弱小夫郎

驾崩百年,朕成了暴君的白月光

农野三餐[种田]

西楼良夜

谁人不识君

我和偏执将军假戏真做了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青竹

夜晚穿到异世界卖烤肠

富二代被迫从头再来[种田]

上一篇:无奈娶了小夫郎后

下一篇:青苗村的日常生活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