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捆捆打包完,放在厅堂纸箱里的书,仍是符合沈恒和傅明玉喜好的纯文学与人文社科类的书籍。因为有段日子没有人到店里来,露在外头的封面上,已经扑了一层薄灰。
沈珏找了块抹布,简单擦拭了一下一楼书架和书籍表面的浮灰,上楼梯去看二楼的情况。
和一楼类似,二楼这弹丸之地,也做了装修上的改造。两道假的木制阶梯直通阁楼,看起来似乎是要营造一种欧式温馨小家的氛围。
但店里的书,数目只有这么一些吗?沈珏在心中计算了一下,觉得数目不太对得上。
可能是放在阁楼里了,他暗自思忖。
要让月满书屋重新开张,这店里现存的书目和家具,他都得重新清点清楚,再做打算。不合时宜、画虎类犬的装修,需要敲掉;在这条街上卖不出去的书目,可以想办法开个网店销售。还能使用的旧家具,也要想办法节约再利用……
这样盘算着,他踩着嘎吱作响的三合板劣质网红台阶,双手撑着阁楼地板,将身子一提,探了进去。
果然别有洞天。
这片路边商铺,造成的日子较早,阁楼的空间不小,里面竟放着一只半人高的大柜子。沈珏弯着身子走进去,打开手机电筒,将柜子照亮。
一口铸铁锅。他有印象,好像是以前书店里举办周末烹饪交流活动时,沈恒临时采买留下来的。
一套天青色的汉服。他也在哪里见过,似乎是他读高中时,书店里举办汉服爱好者聚会,傅明玉特意给他定制的。
还有一大卷美食烹饪杂志,一些情感主题绘本,和一些时尚杂志。日期比较远,都是过期杂志。
沈珏知道自己的父母不待见这些书,他们对书本有格外挑剔的要求,需是言之有物、对人的精神生活有所裨益的,才能算得书。这些杂志和绘本,多半是廉价购入,想提供选择咖啡座的客人享用。
谁知咖啡座没有迎来客人,这些书失业,被草率丢进阁楼里,待遇与楼下的典籍同胞们很是不同。
沈珏却觉得这些书很不错。月满书屋既开在了这个三不沾的地方,就该提供一些谁人都能读得欢心的书。
一直弯着身子不太舒服,他简单地整理了一下阁楼上的货架,只把那些美食、绘本、还有时尚杂志抱了出来。
他下楼的时候,左边望见茶叶店的店员,右边望见水果店的小开,都在眼巴巴地望他。
水果店小开浪里浪荡:“帅哥,你们这店,开不下去的话,可以找我啊。”满眼八卦之色。
茶叶店营业员醉翁之意不在酒:“嗨,你是这里新的老板吗?加个微信吧,我在这里做了两年,对附近都很熟。”
哦,都想扩张自家的……产业啊。
沈珏摇摇手。他在怀中的书本里翻了一会儿,找出一本《莉莉安娜》和一本《水果的吃法》,一左一右,递给他们。
他对水果店小开说:“最近点外卖的时候,都流行果切、果拼、还有杂果冰沙饮品。同样的一个水果,通过简单的工艺炮制,就能把经营上利润率提升10到20个百分点。这本书你拿去,不用谢我。”
他对茶叶店营业员说:“刚才经过你们店的时候,听到你们在讨论下班后约会的事情。这本《莉莉安娜》是半年合刊特别版,在二百三十六页有下班后约会妆容放送,应该可以帮上你。”
“二维码。”沈珏指指墙上,“这两本书原价二十块,现在新店开张,随心付。不付就当做见面礼,都可以。”
两个人都愣了一下。他们本来以为,来了个瓜头瓜脑的大学生,好欺负。现在看起来情况不是这样。书是他们喜欢的书,确实可能用得上,想白白拿走。但人已经把免费拿走的话说在前头,反叫人拉不下脸来。
在这里说不要,也太拂新邻居面子。以后都是邻居,还要相处的。
他们浅浅尴尬了一会儿,不约而同抬起手机扫码,一个付了三块,一个付了五块。心里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总结起来一句话,眼前这个男生,可能不太好惹。
沈珏笑笑:“谢谢照拂生意。月满书屋,以后会继续开下去。”
“以后,你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都可以来找我。”
作者有话说:
第130章 玦满月盈望书香(3)
送走两位贵客, 门口收银台上座机响起。沈珏刚接起来,对面就急且动情地乱叫人:“沈老师!您总算接电话了!”
沈珏知道那人在喊的是他爸,但他还是却之不恭, “哎”地应了一声:“我记性不太好。您是哪位学生?”
那人听出来不对, 哽了一下,把您变成了你:“你是谁?月满书屋……转让给你了?你是新的老板?”
此后他又叽里呱啦地说了不少话,大致是在说他与月满书屋有许多感情,非常遗憾, 希望书屋能被好好对待之类。沈珏夹着听筒听,手上拉开收银台抽屉,翻出一本帐册。
月满书屋太小, 向来都是沈傅夫妻齐上阵, 再聘一位帮忙的职员。沈珏翻了下名册:“你是褚何如?”
“下午有时间吗,回来收拾收拾,准备上班。”他淡声道,“月满书屋不卖了。不过, 步入正常经营期以前,你的工资会暂时降低一些。”
褚何如是去年从林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的应届生一枚,因向往独立书店, 才来月满书屋找到这份店员的工作。沈傅夫妻给他开每月四千的税前工作, 年底多发一个月奖金。另外,月满书屋与许多民营企业不同,五险一金,都是严谨按照标准在交, 从未有偷漏之举。
也就是说, 除开每月固定开支的八千房租、一千左右水电以外, 还有一个大活人的工资带保险约五千余元, 合计约一万五千元。保守按照每本书利润十元计算,月满书屋每月必须卖出一千五百本书,每周卖出三百七十五本以上,才算是做到了收支持平。
回来前,沈珏已经做过功课。比较大的人文社科书店,每周卖出四五百本书,都算是很好的境况。由此判断,咖啡售卖首先不能停。其次,他得昧着良心,压一压褚何如的薪资。
从他的四千月薪压到林州市的低标两千,每周的销售标准就降低到三百二十五本。假设再凭借咖啡、餐点赚到一千元左右的利润,每周只需卖出两百二十五本书,就能保持书屋不会入不敷出。
轻松多了?……也许吧。
褚何如算数不清,心思倒是纯良。他理解月满书屋的困境,爽快地一口答应了超低价工资,倒叫沈珏稍微显出几分不好意思来。没过半小时,褚何如到店。沈珏与他简单介绍了月满书屋的情况,嘱咐他接下来的工作。
咖啡座撤掉,挂到某海鲜市场找人接手。从网上找折价券,定立式书柜,把一层恢复到原本三面环书的布局。文史类图书搬到二楼,轻休闲、生活类杂志和图书摆到一楼。
还命令他给那些曾经来书店做过活动的老客户打电话,做深入的咨询访谈,询问他们为什么不来月满书屋的原因。所有对话,要做简单扼要的记录,他回来时要查看。
把书店恢复到纯粹书店的模样,褚何如愿意做。针对打电话这件事,他表现出了比较强烈的反抗情绪。沈珏表示理解,说:“那要不,咱俩换换。我来打电话,你去医院。”
“我去医院干什么?”褚何如摸不着头脑。
“走访客户啊。”沈珏道,“每个医生毕业前,都背过数以百计的书。他们读字快,书卖给他们,就像是卖快餐,翻桌率表现极为优秀。”
褚何如:“……”
“我打电话。”他悻悻认输。本来知道沈珏是沈傅夫妻的独子,他还挺有亲近之心的。
不过,现在不了。他突然看清楚,沈珏和他的父母不太一样。他不仅算不上是文艺青年,甚至还有点无情。
店托付给褚何如,沈珏就自由自在了。他骑自行车,没去医院,先去对面小区里晃荡了一圈。午后三点,是睡完午觉起来活动的时间。几个大爷在树荫下捉对厮杀,象棋棋盘砰砰作响,蒲扇摇来摇去,摇得人眼花缭乱。
上一篇:顶级平替[娱乐圈]
下一篇:万人嫌穿成影帝的纸片人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